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在广东东莞开工建设 旨在提升我国超快光学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1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项目在广东东莞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西安光机所共同建设,旨在大幅提升我国在超快光学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阿秒是人类目前能够掌握的最短时间尺度,1阿秒仅为一百亿亿分之一秒。在这个时间里,光仅能走约0.3纳米。作为超快光学领域的国之重器,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成后将为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提供崭新的技术手段,有望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领域催生原创性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国家战略意义。
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波长覆盖极紫外、软X射线与太赫兹辐射三个波段的10条超快光束线,以及22个面向多学科电子动力学研究需求的研究终端。其中,6条束线将在东莞建设,4条束线将在西安建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首席科学家魏志义表示,这一布局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优势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
通过先进的阿秒激光设施,科学家们能够像使用“超高速摄像机”一样,捕捉电子在原子内部的运动,揭示其相互作用和动力学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物质状态演化规律的理解,还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提升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为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医学难题提供新的突破口。
尽管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刚刚开工,但相关的预研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目前,实验室正在研制产生阿秒光源的激光器,以确保驱动激光器具备极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为了保障大科学装置建设和运行的自主可控,还成立了“高性能激光器创新产业联合体”,整合了27家激光器头部企业、10家高校和3家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超快光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项目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